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桐庐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浙江桐庐最美10大古村落,这里山水缓慢时光宁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10:22:08    

1 深澳村


深澳古村是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有着古老的文化,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桐庐一带著名的江南古村。


村庄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千年之前建村伊始,村庄先规划水系,再建设村庄,水系由供排水双系统组成,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取水、用水,非常方便,可贵的是时至今日,水系在村民的生活中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长800米的暗渠贯穿整个村庄,拱顶全用卵石砌成,每隔一定距离,就开一个水埠,当地人称为“澳口”,深澳因此得名,2006年被评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古村的老房子绝大多数属于中国四大建筑风格之一的徽派建筑。石子路,石子垒的墙,是她的特色。现有明清时期古建筑140多处,民国时期的古建筑60多处,古建筑外拙内秀,雕刻十分精美。

2 荻浦村


荻浦村是桐庐县的东大门。深澳、荻蒲在历史上统称深浦,为申屠氏始祖于南宋后发展而成。这个以孝义闻名的千年古村,建于宋代,村子临应家溪,旧时溪边荻草丛生,称为“荻溪”。明代时,在此凿沟引水灌田,称“荻浦”,村以此得名。


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是荻浦村的四大特色文化。村内的古建筑至今保存良好,还保留着不少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

3 芦茨村


芦茨村集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有山水和谐,民风淳朴等特色更兼有渔村风情;境内山清水秀、层林叠峦、野趣横生、景色迷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芦茨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晚唐诗人方干故里,与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隔江相望。

4 环溪村


环溪村,地处桐庐县江南镇的最东面,坐落于三国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天山岗山麓。清澈的天子源和青源两条溪流汇合于村口,环溪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村由此而得名。“门对天子一秀峰,窗含双溪两清流”是对环溪村地理风貌的真实写照。

5石阜村


石阜村坐落于天子岗山麓,始建于宋朝末年,距今大约八百年前由浦江迁至此地建村。

当年村落祖先看到石阜村的好风水,便在此居住,垒石筑田,积石成阜,终成沃野,故名石阜;整个古村落坐北朝南,门前溪绕村而过,体现古人“择水而居”选址理念。整个村庄布局合理,街巷四通八达,池塘空间安排得当,地面、地下水处置完善,负山带水,温和湿润。



石阜古村落,整体风貌是浙西山区的建筑风格,尽管已历时数百年,古建筑基本保持完整,主要建筑是集明、清徽派民居精华的建筑群,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村内目前尚有大批明清古建筑及文化古迹名胜,例如六言堂、勤业堂、麻园厅祠堂、方氏宗祠、仁义堂、三友堂、积善堂、方游故居等。

6翙岗村


凤川街道的翙岗村距桐庐县城约十公里,自古就是一个风生水起的江南形胜之地。

民居古建筑历来名闻江南,尤其是翙岗老街现存古建筑40多幢,多数为清乾嘉和道光时所建,2003年被桐庐县人民政府定为县历史文化街。

7茆坪村


“天下有水也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这里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单体结构,都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阴阳相生、尊卑有序的思想观念。村内的文安楼、胡氏宗祠、东山书院、五朝门、仁寿桥、万福桥、马岭驿道等一批古建筑、古路桥,在历经沧桑后依然焕发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


8 石舍村



石舍村因石头多且有特色,早年间村民都是依山伴水在石头垒砌成的屋内居住而得名。

整个村子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古建筑是石舍村的一大特色,该村有3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它们稳稳当当地座落在村落的最中央,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都依旧保护得较为完好。这么多年来,它早已与这里的山水、人很好地融合为一体,伴随石舍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9徐畈村



徐畈村位于江南镇东部,地处桐庐、富阳交界处,掩映在青山绿水,山峦群峰中,是一片静谧而幽深的净土,也是江南古村落群不可分割的历史遗存之一。


10 戴家山古村落

这是一处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古村落,少有的浙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位于莪山畲族乡新丰村。地处880米海拔高山,让这里有宛若北方的温暖阳光,又有终年云雾缭绕、翠竹层峦叠嶂的景致。



生活在这里的畲族人,远离外界的喧嚣,还保留着对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敬意,自然纯朴。山居生活是这里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村落的古老建筑,大部分保留了畲族建筑中的黄泥土墙。畲族独有的迎宾礼、敬酒茶、竹竿舞、长桌宴也成为民宿里的民俗表演节目。


作为莪山畲族乡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最高峰海拨901米,平均海拔570米,这里有“绿色银行”之称的“万亩高节竹基地”和2棵千年红豆杉。其地理环境独特,夏季避暑条件优越,7至8月日平均气温26.5℃,因此也被评为“浙江省避暑气候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