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武则天年号叫什么?竟然伴随了十七个年号,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寓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7 17:18:04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来使用。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了制度。历代帝王遇“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她掌握朝廷大权时,以太后的名义起了四个年号,后来,当上大周皇帝又起了十三个年号,可谓是皇帝中最多的。

那么,为何她要起这么多的年号呢?这些年号又有着什么样的来历呢?

武则天生于利州,祖籍在并州文水。唐高宗时期,被册封为皇后,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生母。唐高宗过世后,她的儿子继位。 但是,武则天却不满权力为他人所夺,接连废掉了两个儿子后,不仅自己做了皇帝,还将国号改为“周”,史称“武周”。

武则天统治时期,任用酷吏,让大家积极举报有谋反之心的大臣,将那些元老重臣和贵族都给除掉了。此外,她还打破了贵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厚禄的局面,让世人知道朝廷不是某些人的朝廷。

刚开始,武则天掌控朝局之时,给王朝起了第一个年号“光宅”。

当然,此时的她垂帘听政,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有时候,她还会自称为皇帝,以皇帝制诏的方式直接下达命令。这种方式明显是太后代替皇帝发号施令,但这种方式在当时却是合法的。然而,年号“光宅”给人一种怪感觉,那就是:一个土财主搬到了大房子里,却并不美气。

这个年号来自于一些史籍,比如《尚书》中序言提到:“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尚书》。”西晋才子左思的《魏都赋》中提到:“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光宅”的本意应该是光彩熠熠的宅子,人们居住在里面显得特别有面子。

《尚书》中提到了尧让位的事情,《魏都赋》中提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武皇帝曹操。从这个词语的意思和来源,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有当皇帝的念头。以前可能不够明确,现在却已经是相当迫切了。只是,这样的一个年号武则天只用了三个月,就将其换掉了。

武则天的第二个年号是“垂拱”。

当时,徐敬业发动的叛乱被镇压后,武则天在新的一年里用了新的年号“垂拱”,自然有美好的寓意。这个词语也是来自于《尚书》之中,原文是这样的:“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的意思就是:做事情不用费多少力气,甚至,都不用费力气。那时候,武则天已经六十二岁了,她从年轻时奋斗到现在,自然有足够的自信处理好任何事情,但是,她却不想出现太大的风波。这个年号正好体现了她的心情。但即便是这样,在垂拱四年琅琊王李冲起兵造反,公然反对武则天的统治。

但没过多久,李冲的军队就被朝廷镇压了下来。之后,武则天将年号改为了“永昌”。“永昌”自然寓意着国家永远昌盛,其中,“昌”字有两个太阳,这不禁让人们联想到有两个皇帝:难道世上将有两个皇帝并存?这是武则天不想看到的。当初,起用这个年号时,她肯定还没有参透这一层意思。

现在,她明白了这个年号的寓意并不好,于是,就将其改成了“载初”。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则天要求以后采用周历来记录时间。为了将此事载入史册,必须重新起用一个年号,后“载初”诞生。

最终,武则天放弃了幕后的工作,来到了台前,正式做了皇帝。当上皇帝后,她选的第一个年号是“天授”。公元690年,有一僧人编撰《大云经疏》,他利用史籍《大方等无想大云经》中的一句“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来说服武则天,说明佛祖会授予她当皇帝的权力。

因此,武则天“遵从圣人之言”,当上了皇帝。后来,武则天不仅将《大云经疏》公布于天下,还让长安、洛阳和各州府都建造大云寺一座,将这本经书收藏到里面。然后,由寺庙里的僧人给来众讲解其中的意思,使天下人都知道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是可以取代李家做皇帝的。

武则天安排好这一切后,于这一年九月正式称帝,将国号改成“周”。然而,“天授”这个年号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实用,它可以传达武则天的位子是上天授予的意思,武则天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才起用了这个年号。公元692年,武则天又改了年号,即“如意”。

此时的武则天已经位居高位,她觉得春风得意、事事如意,所以,起用了这个年号。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是,“如意”这个年号没用多久,又改成了“长寿”。这一年,武则天已经六十八岁了,一年中改了两次年号,不禁让人觉得此时的武则天害怕死亡,是不是在期望大周长寿、自己长寿?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公元694年,武则天使用了“延载”作为新的年号。“延载”即延长寿命的意思,还有朝廷江山永固、恩泽万世的含义。此时的武则天虽然已接近垂暮之年,但是,她的壮志却还没有完全实现,她希望上天能够再给她一些时间,直到晚年,武则天开始潜心修佛。

公元695年,僧人义净从印度回来,来到洛阳,带来了将近四百部梵文的经书、律典、论文等。义净这次路途花了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游览了三十多个国家,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武则天听说有这样一位高僧从印度回来,不仅亲自在洛阳城外迎接,还赏赐了很多贵重物品。

而武则天便利用这个机会,将国号改成了“证圣”,是佛教的常用词语。使用“证圣”后,武则天还使用了“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和“万岁通天”三个封号。其实,这些封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那些奉承武则天的人提出来的词语,希望武则天能够长命百岁、永享江山。

再之后,武则天用的第十三个年号是“神功”。《旧唐书》记载,当年九月,塞外契丹的叛乱被压制了,皇帝决定大赦天下,于是,将年号改成了“神功”。

武则天最后用的四个年号分别是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圣历”这一词语是武则天追求佛教圣果心情的体现,用了三年。而“久视”这个年号来自于武则天自己的想法。《旧唐书》记载,五月武则天的眼疾终于康复了,于是,她大赦天下,希望自己能够一直看得清楚。可见,武则天是饱受眼疾的折磨,才起用了这个年号。

而“大足”的来源,则是一个有趣的传说。

当年,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实行了严厉的刑罚。公元700年秋天,朝廷要处决一批罪犯。刑部官员觉得这些人里大多数是冤枉的,不应该被处决,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解救自己的办法。官员们知道,武则天年纪大了,比较迷信,喜欢吉利的东西。每次有人向她献上增福添寿的东西时,就会受到奖赏。

所以,他们在监狱的外面造了五尺长的巨人脚印,伪造了巨人来过的现场。傍晚时分,这些官员突然尖叫起来,目的是引人注意,将此事上报给武则天。

之后,宫里头派人来调查,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有一个圣人突然现身,他足足有三丈高,面容是金色的。这个圣人说,这些囚犯都是被冤枉的,如果天子想长久统治国家,就必须赦免他们。”

后来,武则天派人前来监狱外面观察,确实发现了很多巨人脚印。因此,武则天立刻下令大赦天下,放了这一批罪犯,第二年,年号改成了“大足”。

也有人说,武则天这一次没有大赦天下,以往更改年号都会大赦天下的武则天,不知这次为何没有这么做。一年后,武皇自己都觉得使用“大足”作为年号似乎不够好,总给人一种俗气的感觉。于是,她改成了一个比较吉祥的年号——“长安”,这不是都城的名字吗?

《旧唐书》里提到,当年十月份,武则天临幸京师,大赦天下,将原来的年号改成了“长安”。所以,用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纪念武则天此次长安之行。都知道,武则天常年居住在洛阳,大家都快把洛阳当作都城了,而忘了长安之所在。这次,武则天故意提出这个年号,也算是提醒我们不要忘本。

只是,这个年号并不能让她永远“长安”。四年之后,武则天被迫让位,李显继位,这是她最后一个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