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豫携手共教研,解锁小初英语衔接新途径
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王庆东
为有效推进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无缝对接,助力学生平稳过渡小升初阶段,保障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2025年4月15日下午,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教育共同体英语教研组以及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中心校携手合作,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小初衔接英语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紧扣核心素养,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深入探寻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路径。
活动拉开帷幕,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与创新街小学的两位青年才俊率先登台,为观摩教师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英语展示课。这两堂课宛如一扇窗,清晰地呈现出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独特的学习特性,以及小学、初中教材教法间显著的差异性,让在场教师们收获满满。

来自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的杨阔老师,在执教 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一课时,尽显教学巧思。课程起始,他巧妙奏响经典英文歌曲 Yesterday Once More 的旋律,熟悉的音符瞬间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将一般过去时这一教学内容引入课堂。紧接着,杨老师分享起自己周末奔赴绿博园游玩的难忘经历,以自身故事为桥梁,顺利过渡到引导学生踊跃分享各自的周末活动,顺势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课堂推进过程中,杨老师精准聚焦重点单词与句型结构,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操练环节。他穿梭于学生之间,以亲切温和的态度与学生互动交流,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鼓励,都让课堂氛围愈发活跃,学生们沉浸其中,高效吸收新知识,轻松掌握本节课的关键要点 。

创新街小学的王悦老师则带来了 PEP8 Unit 3 Where did you go? B let’s talk 这一精彩课例。课程开场,王老师别出心裁地以自身充满趣味的假期旅行经历作为切入点,瞬间点燃学生们的好奇心,成功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课堂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步入课堂主体环节,王老师巧妙引领,教学节奏把控得恰到好处。她先带领学生仔细研读课本上的细节描写,通过一步步耐心引导,启发学生从课本的文字世界中跳脱出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分享各自的个人假期活动。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思维的火花被不断点燃,纷纷踊跃发言。课堂上,学生们将自己丰富多彩的假期经历,用生动的语言组织起来,最终呈现出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鲜活灵动的假期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扎实地巩固了课本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成长。
在精彩的展示课落下帷幕后,两位授课老师迅速转换角色,站在教研分享的舞台中央。他们率先对各自的教学设计思路展开深入剖析,从教学理论依据的深挖,到教材教法的精准解读,再到教学设计中独具匠心的亮点阐述,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刻反思,为后续的研讨交流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紧接着,点评环节正式开启。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教研组长詹晶晶老师,凭借深厚的教学经验与专业素养,对课例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她着重强调了初中教材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的显著特点,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承载着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任,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为学生后续高中阶段的学习筑牢根基。而创新街小学的李琼主任,则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出发,精准点评课例。李主任指出,小学英语教学应当将重点置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之上,力求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扎实掌握基础语言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之路稳稳地打好基础。
随后进入的交流分享环节,现场气氛愈发热烈。来自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创新街小学以及贵州毕节的老师们纷纷踊跃发言,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倾囊相授。大家围绕小初英语教材的衔接点,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维碰撞。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老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明晰了未来教学工作的方向,为推动小初英语教学的无缝衔接凝聚了强大的智慧合力
活动最后,创新街小学副校长李媛和管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安瑞敏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总结发言。李媛指出,教师必须充分考量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做好知识的过渡与衔接;在教学方法上,要逐步从小学的趣味性教学向初中的自主性学习引导转变,以此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保持连贯性和积极性。安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做出了细致的点评,再次强调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重要意义,鼓励老师们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携手助力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联合多校区的英语学科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为各方搭建了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课堂展示、教材研讨和专家引领,教师们对小初英语教学衔接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能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顺利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