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老站房“重生”记
来源:【中华泰山网】
4月10日,“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从济南站缓缓驶出,途经泰山火车站时,乘客透过车窗望向这座经历百年风雨的德式建筑风格老站房。

木石结构、红瓦拱窗,始建于1909年的津浦铁路泰安站(现泰山火车站)是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重要见证。如今,它不再只是一个交通枢纽,作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地标建筑经过系统修缮,摇身一变成了泰安文旅打卡新地标——“泰安文旅驿站暨津浦铁路泰安博物馆”。
百年车站的“前生今世”
在泰山火车站广场南侧,老站房静立于铁轨旁,灰砖青石砌成的墙面上,拱形门窗沿主立面次第展开,德式建筑风格十分醒目。

这座老站房由德国工程师设计,材料除砂石、木材外均从德国进口。据悉,站房主体分为两层,底层为候车、售票区,二层用于办公;东侧钟楼高25米。站房内部仍保留着木质楼梯、地板及20世纪货运营业图等历史痕迹。

1909年1月,津浦铁路泰安站开工,于1910年底基本完工,初称“泰安府车站”。1910年11月10日,首列火车通过津浦铁路泰安站,标志着泰安正式进入铁路时代。

津浦铁路泰安站不仅是德式建筑的代表,其保护与利用更体现了历史遗产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融合。2000年,津浦铁路泰安站更名为“泰山火车站”,2001年新站房扩建后,老站房结束客运使命,转为文物保护单位。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2022年,我市实施了火车站站房修缮保护工程。在修缮保护工程中,高标准完成老站房的屋面及防水、木构架、混凝土结构及墙面、地面的修补、构件油漆防腐等修缮工作,后期持续加强管理和保护,顺利通过省文保专家组的验收。

为充分发挥老站房的历史文化价值,今年3月份,泰山文旅集团对老站房一层进行科学规划与功能重塑,引入新华书店、泰山非遗、文创市集、泰安味道、咖啡水吧等业态,打造了集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消费服务于一体的泰安文旅驿站。
从德式老站房到文旅新驿站
依托毗邻泰山景区、泰山站的地理优势,老站房为游客提供了解泰安历史文化的第一站。
推开老站房一楼大门,泰安非遗、泰山故事、文创产品在这里集结,墙面上展示着泰城与泰山的历史照片,展台上汇聚手工艺品、艺术衍生品,520平方米的空间被巧妙划分,角落里的老物件与怀旧的装饰风格互相映衬,泰安文化记忆更加可触可感。

来到泰安去哪儿玩?在泰安文旅驿站大厅,游客轻触旅游服务平台屏幕,就可根据个人行程安排,在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中,选择相应的景区门票、酒店住宿、旅游购物等内容。
“平台设置了高端定制、泰山门票、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交通、旅游餐饮7大板块,涵盖全域旅游产品2500余个,开发设计行业内首个自主点单功能,游客可实现全旅游要素自由组合,自主下单。”泰山文旅集团工作人员说。

“敢敢”“当当”泰安城市吉祥物、文创书签、泰山煎饼……大厅两侧设置的“泰有礼”文创展区以及“泰好吃”区域,放置了各类泰安特色产品。从驿站大厅继续前行,车站街两侧设置咖啡店、文创市集、新华书店等店铺,为游客提供休憩与文化交流空间。


驿站内,泰山皮影、玉氏旗袍、传统古琴等非遗项目通过展演与互动体验,可向游客展现泰安文化底蕴;泰安味道餐厅以大汶河传统民俗食材为根基,让游客品味地道泰安美食。据泰山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老站房还将定期举办文化沙龙、非遗市集、老照片展等活动,丰富游客在驿站的文化体验。
老建筑如何应对文旅新需求
“泰山火车站老站房是泰安的地标建筑,近段时间,泰山文旅集团将老站房打造成泰安文旅驿站,以发挥其旅游功能,可谓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泰山学院旅游学院教授孟华说,目前,老站房一层是泰安文旅驿站,二层是津浦铁路泰安博物馆,泰安文旅驿站既有“泰有礼”“泰好吃”文创产品展区,又有对泰安代表性老店的回忆;津浦铁路泰安博物馆则以实物、图片展示津浦铁路的发展历程。

在孟华看来,让文物“活”起来,要在保护好文物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老站房的遗产价值,严格落实文物工作方针,落实落细具体工作。“老站房见证了泰安110多年的发展历程,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孟华进一步介绍,在历史延续中,泰城人民与老站房之间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彼此产生千丝万缕的情感关联,创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老站房在建筑式样、风格、材料等方面均能成为建筑的典范,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工作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文物而言,要保护在先,利用在后。”孟华说,希望来泰游客能够通过老站房,感受泰安的文化底蕴和泰安人民的好客之情。
中华泰山网记者:张芮 摄影:陈阳
本文来自【中华泰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