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手治理“龟速车” 分心驾驶将受罚
在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有最低限速的道路上,一些车辆的行驶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这种超低速行驶的行为,被称为“龟速行驶”。这些“移动路障”不仅让整条车道的通行效率大打折扣,在高速行驶的车流中,快慢车交织更像一颗“隐形炸弹”,极易引发追尾事故。
日前,上海内环内高架道路实现无人机自动巡飞全覆盖,其中,分心驾驶的“龟速车”将成为查处的目标。成都交警在三环路、二环高架、机场高速试点“龟速车”治理系统,下一步该系统的使用范围还将扩散到全市高速路、快速路等路段。
多地出手治理“龟速车”
如何认定、怎么处罚?
开车慢就意味着安全吗?上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高架支队二大队警长浦佳慧分析,综合而言,“龟速车”的危害程度并不比“超速车”小。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高架支队二大队警长 浦佳慧:第一方面是安全隐患,当前面的“龟速车”行驶缓慢时,会迫使后方车辆频繁变道,引发追尾事故或者侧面剐蹭事故。第二方面是效率损失,即没有发生事故却人为造成了拥堵情况,严重降低了通行效率。

无人机用于对分心驾驶等易致祸致乱违法行为的查处
“龟速行驶”是怎样出现的?
哪类“龟速车”应受到处罚?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高架支队二大队警长 浦佳慧:根据我们执勤执法的经验,一般“龟速行驶”的机动车存在分心驾驶的情况,我们会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处罚,依法罚款200元并记3分。另外一种是客观原因,比如车产生了故障导致车速提不起来,或者新手比较紧张,我们会口头警告,甚至把车引导到导流线,看看车为什么故障,是否需要帮忙呼叫牵引力量牵下高架。
据了解,目前在上海,相关部门已经将无人机运用到辅助执法管理的实践中,无人机镜头能够清晰捕捉到分心驾驶造成“龟速车”的交通违法行为。
无独有偶,近日,依托智慧交通平台,四川省成都市公安交警部门研发出多套交通运行时空态势AI分析模型,新上线了“龟速车”治理系统。这一系统整合了高速公路ETC检测数据、车辆卫星定位数据、视频感知数据等海量信息,能实时计算出全路网路况,目前已在城市部分路段试点启用,车辆通过监测断面后,最快30秒就能完成“龟速”认定。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信处保障科科长 徐海丰:成都交警将卡口视频数据和道路交通流量数据进行碰撞分析,通过核心算法,筛选出在行驶过程当中,行驶速度明显低于道路限速和道路平均车速、同时又在检测区域内被其他车辆多次超越的车辆,我们把它定义为“龟速行驶”的车辆。

徐海丰举例,比如2月28日在成温高架路上,一辆黑色小轿车以43km/h的速度行驶,而当时该路段的平均车速为67km/h,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该小轿车被7辆车超过,因此可以将其认定为“龟速车”。而一旦“龟速车”被系统锁定,智慧交通平台可以立刻开启“组合式”处置。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信处保障科科长 徐海丰:一是通过道路前方的LED诱导屏实时发布检测信息,及时提醒驾驶员保持安全行驶,不要分心驾驶;二是对一周以内多次被定义为“龟速行驶”车辆的驾驶人,精准推送交通提示短信,提示保持安全车速;三是对这部分车辆进行视频回溯,通过卡口视频逐一核实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是否有接听电话、玩手机这类分心驾驶行为,查实有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员将面临100元罚款、驾驶证记3分。

“龟速行驶”车辆的驾驶人收到的提示短信
这一套“提醒+处罚”双管齐下的管理,目的就是让快速路真正“快”起来,并且安全起来。徐海丰介绍,下一步,成都交警将结合测试效果,在全市绕城高速、全市进出城快速路全面应用这一“龟速车”治理系统,针对发现的高频慢速巡游营运车辆,还将约谈所属企业和相关平台,从源头加强管理和监督,全力缓解“龟速车”造成的拥堵。

成都对“龟速车”通过LED显示屏进行提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综合交通所所长王继峰表示,各地纷纷开始治理“龟速车”,本质上是提高交通安全运行水平的举措,是向驾驶员明确“过慢也是违规”“谨慎驾驶不等于龟速驾驶”等认识,除了从教育方面要求驾驶员进一步理解“速度差”这一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外,还可以从标志牌、实时雷达、车载广播等管理设施和手段入手,引导驾驶员更好地遵守道路通行秩序、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来源: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