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乌鲁木齐市将用好每一寸土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0:34:00    

4月16日上午,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审议《乌鲁木齐市支持“好房子”土地供应及规划管理的七条措施》《乌鲁木齐市保障冰雪项目用地的办法》《乌鲁木齐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公园和游园建设的七条措施》《乌鲁木齐市鼓励新建独立式公共停车库建设用地管理的九条措施》等内容。

这场聚焦土地高效利用的会议,正为首府的高质量发展“精打细算”——审议研究的四项土地管理措施,从“好房子”建设到冰雪产业用地,从社区公园共建到公共停车库建设,字里行间传递着清晰信号:在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首府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探索土地精细化利用的“乌鲁木齐方案”。

为什么要攥紧手里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最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十四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排出优先序。”

对于乌鲁木齐这个方圆1500公里最大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不把土地高效利用好,只搞“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是行不通的。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土地利用是政府的事,跟老百姓似乎关系不大。此言差矣!

其实,土地高效利用的现实紧迫性,在民生领域也表现得比较明显。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见缝插针”建设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老人们的晨练是不是得去更远的公园?如果因为设置不合理,导致明明有位置却停不了车,你会不会很恼火?

当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有限空间形成对冲,深挖土地潜力,正是破解矛盾的钥匙。

那么,如何让每寸土地都释放出最大价值?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要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不断增强土地要素对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做好科学规划是前提。

年初,《乌鲁木齐市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综合规划)》发布。《规划》紧扣“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一总体定位,紧紧围绕“1+5+8”总体框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并从统筹“人、产、城”空间布局和提升“规、建、治”系统治理六个方面,明确了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实施路径。按照规划,在米东区,昔日的荒滩已变身绿色能源产业园,光伏板集中连片发出的清洁电力,让单位土地产值陡然提升;达坂城区在盐碱地上建起的独立共享储能项目,把往日的“不毛地”变成了能源“聚宝盆”。

这些实践都印证了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的核心要义:精准规划才能精准发力。土地的价值通过土地的有效利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盐碱地里虽然长不出庄稼,却“长”出了光伏。因“地”制宜“用”好土地,必须要在“细”上用力。

这个“细”,是“具体的细”。是体现在绿化带不同时节的灌溉次数上,体现在停车场地上、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上,体现在口袋公园到小区的实际距离上,体现在红绿灯的配时长短上,体现在人行横道、过街天桥的设置上,体现在产业园区“亩均产值”的数据上,体现在设备、产线、运营等一系列生产管理的流程上,体现在各种手续审批时限的压缩上……

这个“细”,是“因地制宜的细”。是要结合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分优势区域的空间,分类制定差异化土地政策;要深化城镇、农业、生态等不同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研究,提高不同功能区土地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用好每一寸土地,必须要像“过筛子”一样去了解土地,分析土地,为每一寸土地画好蓝图、开好“良方”。 (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