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核-氢清洁能源开发 明月湖一重大科研实验室投用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近日,重庆理工大学核-氢综合清洁能源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正式投用,实验室位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的重庆市能源动力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实验室负责人刘海东介绍大型氦-空综合实验平台。受访者供图
该实验室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为引领,紧扣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战略部署,瞄准18个“新星”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方向未来能源,以重庆市“氢能核能及新型储能”高成长未来产业为导向,聚焦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核能制氢及氢能无人智能装备等未来能源核心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建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验证”链条式科研体系。
实验室负责人兼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氢动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东介绍,当前重庆市明确指出“密切跟踪四代核电技术,争取试验装置落地,积极布局储氢等氢气制备利用新赛道,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打造氢能产业基地”。核-氢综合清洁能源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和投用“生逢其时”,并首批率先建成了第四代核能系统关键部件研发测试大型试验平台,服务国家战略性未来能源技术验证,将有力支撑重庆“西部核科技创新引擎”与“成渝氢走廊”。
实验室建有大型氦-空综合实验平台、一体化快堆大流量综合实验平台、先进液膜测量系统开发实验平台等7大科研装置。
以极端环境核能系统关键材料微动磨蚀实验平台为例,该平台对于提升核燃料性能和燃料自主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极端环境下微动磨蚀行为极其复杂,涉及多学科问题,是制约反应堆安全运行和安全水平提升的瓶颈之一,是核燃料研发和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我们自主研制的成套微动磨蚀实验平台,涵盖多个子系统,可用于开展不同极端环境下微动磨蚀实验,为微动磨蚀这一关键问题提供基础数据。”刘海东介绍, 目前微动磨蚀实验平台主要用于开展材料级微动磨蚀实验,可进行不同运行环境、微动参数、材料等实验研究。
除关键材料微动磨蚀实验平台外,其它6个科研装置也已完全投入使用:大型氦-空实验平台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氦气-空气流动传热特性研究,实现小型化核动力系统传热部件测试验证;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₂)综合实验平台可开展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实验,相较于传统“烧开水”发电,“烧超临界二氧化碳”可大幅度提升发电系统效率、缩小系统体积;
一体化快堆大流量综合实验平台可开展核能系统关键设备工程尺度流量分配、流致振动等试验,用以评估设备内部流量分配特性等,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关键支撑;
先进液膜测量系统开发实验平台主要用于开展典型堆芯流道液膜厚度高时空分辨率测量系统开发与标定,结合信号重构可获得液膜时空尺度行为,为沸腾传热现象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重整制氢综合实验平台可用于开展核能制氢系统研究,并结合系统仿真开展系统分析,为核能制氢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
低温氢能无人智能装备测试平台可开展极端环境下氢动力系统冷启动特性、热管理及能量管理等研究,为极端环境下氢能无人智能装备应用提供“最后一公里”测试验证。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