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岁老兵话抗战 一场跨越80年的红色精神接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8:52:00    

水母网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军华 通讯员 张大琪 摄影报道)“抗日上战场,喜报传故乡。生要立大功,死就当英雄!”7月4日,龙口市石良镇丰仪店村红色教育基地的“抗战学堂”里,百岁老兵孙佑杰的铿锵誓言穿透时光,将在场的青少年带回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位亲历者以亲身经历讲述历史,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生根。

1943年胶东半岛的拉网式大扫荡是孙佑杰刻骨铭心的仇恨根源。“日军把逃难百姓逼到海边用机枪扫射,海水都染成了红色。”反向冲出封锁线后,孙佑杰在天福山起义精神的感召下投身革命,1945年6月,他辗转加入胶东抗大。“在抗大我才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老人清晰地回忆起在栖霞牙山的学习岁月,期间曾为栖霞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山顶上的抗日英雄任常伦铜像落成撰写标语,后来他还多次去任常伦生前所在部队采访,这些经历让他对“英雄精神传承”有了更深的执念。

丰仪店村南的山岗上,长眠着1942年“钢八连”战斗中牺牲的53位无名烈士。村民将烈士安葬在祖坟地,83年来祭奠从未间断。“一个村子能把英雄事迹刻进血液里,太震撼了!”孙佑杰望着展厅里的历史文物,仿佛重返战场,“我虽百岁,但感觉还年轻,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不能推卸,还要尽我的能力,把不怕牺牲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他向教育基地捐赠了自己创作的红色书籍,并寄语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像战士磨砺钢枪般锤炼本领,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活动现场,《我心目中的抗战英雄》绘画展同步开展。石良中学与润新小学的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冲锋的八路军战士、白求恩、任常伦、王二小等形象。创作过程中,城乡青少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分享创作思路,交流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展现多元化的艺术表达。他们通过画笔描绘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对抗战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珍视,让抗战精神在童真视角下焕发新生。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当孙佑杰颤巍巍地抚摸着孩子们的画作时,展厅里的老照片与新笔触形成奇妙呼应。这场跨越80年的对话,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一场关于信仰与传承的生命课——正如老人所言:“能把英雄精神代代传下去,我这老兵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