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天的故事】牙克石市: 春光无限候鸟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7:06:0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一年中最富生命力的时刻,北归候鸟如约而至,在碧水蓝天间奏响春天的迁徙乐章。五月伊始,冰雪消融、嫩芽初绽,候鸟“踏歌而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候鸟天堂”。

每年的4月末至5月初是候鸟回归的高峰,阔别多月的候鸟陆续回归。清晨的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里,苍鹭、绿头鸭、鸬鹚、秋沙鸭正集结成队,或展翅翱翔,或追逐嬉戏,或在草木中栖息,与优美的湿地景观共同构成了一幅亮丽的生态画卷。目前,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监测到的候鸟已有500余只,其中鹊鹞、东方白鹳、大鵟、鸿雁等稀有“访客”也相继出现,这些灵动的身影为刚刚苏醒的湿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候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为了守护这场“春天的约定”,为候鸟创造更好的栖息环境、保障候鸟安全停留。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不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加强对候鸟的监测和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让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候鸟安心栖息的“生态家园”。

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巡护队工作人员刘彦麟介绍,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巡护巡查,运用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等方式实时监测候鸟的情况,做到重点时段重点监护,另外,通过在迁徙停歇地设立临时投食点,投放玉米、鱼虾等饵料,迎接候鸟归来并防止出现极端天气导致的候鸟觅食困难的现象发生,确保鸟类迁徙期的安全。

牙克石的“人鸟之约”,正是我市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缩影。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超6千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达到75%以上,水草肥美,生态良好,为各类候鸟营造了稳定的迁徙通道,成为栖息繁衍的“黄金驿站”,绘就“河畅、水清、岸绿、鸟欢”的生态画卷。

记者:刘双芸 刘魁阳 见习记者:吴白音吉日嘎拉

编辑:李金璇 吴忠艳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