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行业大咖解码影像场景未来!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深圳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1:15:00    

5月23日-25日,深圳迎来一场聚焦影像产业未来的思想盛宴——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举办。本届国际影像文化周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涵盖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斯莫格公益影像奖颁奖盛典、公益影像海报展、公益影像创投会和影像大师课等公众影像体验活动共三大板块。

乐其创新SmallRig创始人兼CEO、乐其SmallRig影像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周阳在致辞中指出,影像场景产业正以倍数级发展,从传统相机、手机到多元化设备迭代,拍摄场景从电影片场、自然奇观到日常生活的细分化,推动影像设备在稳定性、灯光、电源等领域持续创新。

活动现场

手机影像重构创作边界

作为核心活动之一,2025SmallRig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聚集索尼、尼康、vivo、雷克沙等产业链代表及百余位行业领袖,围绕技术革新与生态协同展开讨论。论坛提出“科技与影像、共创与影像、内容与影像”三大核心维度,搭建全产业生态对话平台,汇聚索尼、尼康、vivo、视觉中国、SmallRig斯莫格、浩瀚、雷克沙、视觉中国等全球影像产业生态品牌,超过200名行业领袖、摄影师、学者展开对话,展开对影像场景产业生态链的深度解构。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影像方案市场部高级总监李暾围绕“索尼的创新与影像场景发展”主题,系统阐述了索尼以“用创意和科技力量感动世界”为宗旨,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与技术创新推动影像生态发展的实践。他系统回顾了索尼微单相机15年技术跃迁,并重点展示智能影像技术的最新突破。

首场圆桌论坛围绕“影像场景发展与相机产业复苏”展开。讨论共识显示,相机产业复苏不仅是硬件销量回升,更是技术迭代降低创作门槛、用户需求驱动场景裂变、产业协同构建生态的结果。短视频与直播催生专业设备轻量化需求,创作者从“器材依赖”转向“场景适配”,影像文化从专业圈层渗透至大众生活,形成“技术赋能创作—内容反哺产业—文化塑造价值”的良性循环,印证“影像连接人与世界”的核心命题。

在“影像场景的发展与影像生态的构建”圆桌论坛中,来自尼康、影石、雷克沙、独立导演及女性人像摄影领域的嘉宾围绕技术革新与创作趋势展开讨论。论坛共识显示,影像生态在短视频浪潮下面临技术普惠与专业深度的双重挑战,硬件厂商以AI算法、全景创新及存储扩容赋能创作,而创作者需在技术便利中坚守叙事本质,通过工具迭代与内容沉淀实现快传播与慢艺术的动态平衡,共同推动影像从记录工具升维为重塑世界的语言。

在“影像场景发展与手机增长潜力”圆桌论坛中,李璨与乐其创新SmallRig产品研发总监齐楠、哈苏大师Thomas看看世界、海外知名手机电影导演Dr.Max Schleser等行业专家围绕影像技术革新与手机摄影的未来展开深度探讨。手机影像已从工具进化为创作生态,通过硬件升级、AI算法与场景化配件创新,持续拓展人文记录、专业影视、AR交互等边界,而用户共创将成为技术落地与体验优化的核心驱动力。

活动现场

生态协同成行业共识

“这是一个产业论坛。在中国摄影产业里面我们讲艺术居多,讲产业比较少,所以也特别感谢SmallRig能作为一家企业能有这种担当和这种视野。”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柴继军在论坛上分享了视觉中国在AI时代的战略探索与产业洞察。作为中国摄影产业的重要参与者,视觉中国通过25年发展构建了平台化商业模式,连接全球60万创作者。面对AI技术变革,视觉中国提出“AI+内容+场景”战略。柴继军强调影像产业本质是“慢产业”,需匠人精神与技术革新结合,视觉中国在深圳设立AI创新中心,期待与硬件创新之都的合作伙伴共同服务创作者,推动人机协同创作范式演进。

SmallRig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现场,尼康、雷克沙、斯莫格、浩瀚等全球影像产业品牌联合宣布启动“2025全球影像场景研究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深度解析影像场景与人类生活的共生关系,探索技术革新与用户需求的动态平衡,为全球影像产业注入新动能。影像场景展现和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的发展催生无限的影像场景。研究影像场景,就是洞察用户需求、追寻商业的本质、发现产业的动力。

文 | 记者 林园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