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8:09:00    

我省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定点康复机构达232家,京津冀58家康复机构展开深度协作

河北日报讯(记者孙青)今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记者从省残联获悉,近年来,河北省持续提升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全省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达232家,覆盖全部设区市和116个县(市、区)。此外,唐山市、保定市、清河县、定州市入选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四地将在筛查诊断与康复干预有效衔接、融合教育、家庭暖心行动等方面,探索更多创新举措。

尽管孤独症还无法治愈,但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带来积极改变。去年8月,省残联等9部门印发《河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通过实施筛查干预促进、康复服务提升、教康融合和家庭暖心四项行动,改善孤独症儿童成长、发展环境。

健全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服务体系,河北省依托河北省儿童医院成立省级孤独症筛查诊治中心,实现每个设区市至少设立1所孤独症诊断医疗机构、培训基地。各地卫生部门积极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建立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信息平台,推动信息整合共享。

在康复服务提升方面,省残联、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河北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办法》,建立多维度评估体系,对机构实行分级协议管理,培育优质康复资源。京津冀三地残联还强化联动,成立京津冀残疾儿童康复联合体,58家康复机构在规范化建设、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度协作;借力京津冀康复专家团队,河北省将为所有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分别培养具备康复评估资质的技术人员及康复专业骨干人员至少1名。

融入校园生活,是很多孤独症儿童和家长的心愿。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力打造孤独症教康融合服务体系,河北推动特殊教育学校设立孤独症班,全省还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配备满足孤独症儿童需求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专业设施设备,各设区市至少确定1所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1所幼儿园作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学校、幼儿园。

“我们要进一步健全教育评估机制,推动具备接受义务教育能力的孤独症儿童顺利入学。”唐山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推动完善定点康复机构布局,计划6月底前实现县域全覆盖。围绕大龄孤独症群体,他们将以定点机构为依托,试行日托、全托服务,缓解家庭压力。

3月31日,河北省首所孤独症儿童专门学校在保定市揭牌。当日,保定市残联发布孤独症儿童家庭关爱暖心行动,明确全市将在39家孤独症康复机构设立“家长赋能站”,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专业团队入户评估、个性化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与家长培训等服务,并计划每年对200个困难家庭进行帮扶。与此同时,清河县、定州市也将在优化筛查诊断流程、提升康复服务质量、构建全生命周期关爱体系等方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措施,推动先行先试地区健全关爱工作机制,完善孤独症儿童发展全程服务体系。”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省将持续提升关爱服务水平,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