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汉中真吃不到!申请了地理专利的甜!错过等一年→
五月的略阳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瓢儿季”
山野间的瓢儿缀满枝头
空气中弥漫着酸甜的果香
街头巷尾也飘满了瓢儿的香气
秦岭腹地的微气候
为略阳瓢儿注入独特风味基因
昼夜温差淬炼出浓缩糖分
海拔高度赋予果香层次
瓢儿像散落在山野的玛瑙
每一颗都凝结着北纬33°的阳光魔法

在东关的临时摊位前,来自白雀寺镇一里沟村的村民秦国忠正麻利地整理着面前的几十盒瓢儿。“凌晨四点上山能摘到带露水的鲜果,七点前运到县城,口感最好。”他身旁的塑料盒里,一颗颗洁白饱满的瓢儿如同珍珠般莹润,几片绿叶将其衬托得十分诱人。
受天干少雨影响,今年瓢儿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人们对瓢儿的热情没有丝毫消减,摊位前不时有市民驻足购买。“我是看到你们拍的视频,专程从市区过来买的,今天的瓢儿特别好。”市民张女士一边挑选着瓢儿,一边开心地说。

与瓢儿同样抢手的,还有这个季节的限定美味——瓢儿馍。刚出锅的瓢儿馍金黄饱满,轻轻掰开,粉白的面团里嵌着星星点点的瓢儿果肉,麦香与果香交织,软糯香甜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略阳的瓢儿馍好吃,我每年都要买,尝了一下这个瓢儿馍的味道还浓,很好吃。”市民何女士说。
为方便市民购买,今年略阳县在狮凤广场设立了集中售卖点。“小郭”“雪姨”“素萍”等10余家摊位整齐排列,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让这里成为初夏里最热闹的风景线。长长的摊位前,围满了前来购买的顾客,其中拖着行李箱的游子尤为显眼。商户郭全堂的记账本显示,一上午他发快递200余个,现场又卖了200个。不少市民还将瓢儿和瓢儿馍寄给外地朋友。

为规范市场秩序,略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不仅为商户搭建了帐篷,还安排执法人员每日驻守现场。现场摊位规范整齐,交通井然有序。商户邓婷感慨地说:“以前在街上摆摊,风吹日晒的,特别不方便,今年很感谢政府给我们设置集中售卖点,心里感觉暖暖的。”
据了解,略阳县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陕西略阳草莓科技小院”和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略阳野生草莓试验示范站”。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略阳瓢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略阳瓢儿馍制作工艺规程》地方标准已于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为保护这一珍稀资源,略阳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秦巴山区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圃”,开展野生草莓品种的收集、保存、选育和推广工作。同时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实地培训指导,移栽本地优异略阳瓢儿植株,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略阳瓢儿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已保存野生草莓品种5个,种质资源800余份,成功培育出性状优良的大果新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