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邵阳市纪委监委驻芭蕉塘村工作队:以监督护航振兴,用实干绘就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5:47:00    

芭蕉塘村全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也 邵阳报道

立夏时节,邵阳市隆回县南岳庙镇芭蕉塘村,白沙河畔的产业道硬化工程工地正轰鸣作响。芭蕉塘村第一书记、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队长肖喜涛站在新落成的红薯粉丝厂门前,望着冷链车满载“酸辣牛肉味”即食粉丝驶向高速路口,手机里突然弹出村民群消息:“肖队长,咱们的粉丝又拿下两个订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个刚刚告别贫困的小山村,如今又在市纪委监委的帮扶下,推动27个项目落地、注入帮扶资金760余万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党建引领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2023年5月以来,市纪委监委工作队始终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规范组织生活、深化理论教育、压实主体责任,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活动要求,将专题党课、党建知识学习融入日常会议和清廉院落会,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同时,指导村党组织完善“三会一课”、村务公开等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格局,党员和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被充分激发,村支“两委”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工作队与村民开展座谈交流。

在防返贫监测道路上,该工作队全面摸排脱贫户和监测户,建立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制定针对性、可行性的帮扶巩固计划。通过精准滴灌式帮扶,为困难群众、残疾家庭及空巢老人送去了温暖。此外,他们积极推动村民稳岗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介绍村民在隆回县城工业园区稳定就业,为芭蕉塘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赋能激活强村富民“新引擎”

聚焦乡村特色资源,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探索产业振兴路径。在芭蕉塘村,工作队深化“党建+”与“清廉+”双引擎驱动,推动基层党建与村民自治有机融合,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完善等民生项目落地。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工作队注重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双季稻、红薯种植、生猪、稻花鱼、龙虾养殖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同时,遵循“特色农业小镇”发展定位,高质量推进红薯粉丝产业,依托现有手工红薯粉丝产业,引进协助支持恒农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高标准厂房、高技术产线、高品质产品,让曾经赶集散卖的红薯粉升级为拥有礼盒装、家庭装、方便即食桶装的三级产品矩阵,目前恒农鑫公司的粉丝产品已经远销外省。数据显示,芭蕉塘村集体收入相比2022年翻了一番,已达3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恒农鑫公司的粉丝产品。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工作队始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开展封山育林护苗、山塘清淤蓄水,院落绿化美化等行动,对芭蕉塘古井周边排污和大院子、寨海院子等主要污水渠道进行了整治清理,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和垃圾桶等公共设施,通过积极开展卫生评比和推动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措施,芭蕉塘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精准监督织密民生保障“防护网”

夯实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该工作队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立足职责定位,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乡村振兴关键环节。一方面,紧盯惠民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实施等重大事项,坚决推行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公开公示、聘请清廉监督员等方式强化全程监督,确保项目廉洁高效推进。另一方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践行党建引领、精准服务理念,有力推动监督执纪保障民生实事,有力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选出65名群众代表联系群众743户,发挥民情收集、议事协商、矛盾调解等作用,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累计解决民生诉求353件,无一信访量,全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现场监督工程队施工。

为确保帮扶成效,驻村工作队严格接受考核督导。在芭蕉塘村第二轮期满考核中,工作队围绕建强党组织、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9项指标接受综合考评,群众满意度高。考核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听取述职等方式,全面检验工作成果,针对群众意见建议优化后续帮扶计划。这种“闭环管理”模式既压实了责任,也为工作队后续帮扶提供了改进方向。‌

市纪委监委驻芭蕉塘村工作队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准”的方法,将监督执纪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动组织强基、产业增效、治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