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炒作熄火 中药材价格回归理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04:37:00    

中经记者 晏国文 卢志坤 北京报道

“现在猫爪草60多元/千克。去年过年高峰期能达到1000多元/千克。中药材涨跌起来比股票还厉害,股票起码还有涨停跌停。”8月13日,河南商丘一名中药材经营户李佑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在经历多年异常上涨之后,2024年至2025年,中药材价格普遍大幅回调,指数已下跌整整一年。

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从2024年8月15日的2198.5点,下降至2025年8月14日的1712.63点,下跌约22.1%。指数已经回落到2022年的水平。

中药材行业分析师、高久恒说草药平台负责人高鹏向记者介绍,近一年来,价格下跌比较典型的几个中药材品种分别是猫爪草、紫菀、射干、冬瓜子、款冬花、夏天无、白术等。

“没有感觉太惊讶。”对于最近一年中药材行情整体下跌,8月14日,亳州市中药材种植协会会长张启岭对记者分析说,中药材价格有涨有跌,过去涨得厉害的,现在下跌幅度大一些。其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原来有些品种价格确实涨得太高了,现在下跌幅度就比较大;第二,实际情况是,许多品种价格确实在走低。随着种植技术成熟、管理完善、成本控制得当,加上规模化经营,行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保持供需基本平衡,把中药材价格控制在合理的位置。

个别品种降价超90%

康美中药网数据显示,最近一年,价格下跌的中药材品种有405个,占比为78.64%;价格持平的品种有11个,占比为2.14%;价格上涨的品种有99个,占比为19.22%。

其中,紫菀、猫爪草、款冬花、延胡索等品种的指数一年内下跌幅度最大,分别下跌86.76%、86.73%、75.53%、70.74%。

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2023年之前,猫爪草价格一般在数十元/千克。从2023年开始,猫爪草的价格开始剧烈上涨。2025年3月,猫爪草的价格达到峰值,为800多元/千克。

仅过了半年时间,猫爪草的价格就从800多元/千克,下滑至数十元/千克。

“前年种猫爪,去年开宝马。今年种猫爪,明年穿裤衩。”这是网络上有人总结的猫爪草种植行情发生的变化。

江西樟树一名中药材经营户孙晔对记者介绍,今年,猫爪草掉价比较厉害,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比较大。去年和前年,猫爪草货源紧缺,市场供不应求,所以价格很高。产新前,猫爪草价格有800、900元/千克,零售价甚至曾达到上千元/千克,目前价格在70元/千克左右。

孙晔分析说,种植户看到别人种植某个中药材赚钱了,就容易跟风。看到别人亏钱了,就容易放弃。大家都不种的话,供给少,货源紧张,价格又涨起来了。现在药材行市整体都往下掉,经济不景气,药厂需求减少,越是掉价,下游越不怎么采购,导致人气比较低落。现在,好多药材都在掉价。前两年中药材整体价格比较高,种植户积极性高涨,导致产能过剩。需求量减少,而供应量增加,药材行情整体下滑。

“中药材,少了就是宝,多了就是草。”河南商丘一名经营户李佑对记者说,“中药材品种比较多,今年可能90%的品种都在掉价。”

李佑说:“高峰期700、800元/千克,猫爪草一亩地能卖将近10万元,而且猫爪草是半年生的草本植物。所以,这么高的价格是不正常的。种植周期短,几十元/千克才是正常的价格。现在价格下跌主要还是种得多、产量多。”

等待“市场慢慢消化”

紫菀也是今年价格下跌剧烈的中药材品种之一。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紫菀价格在2023年9月曾达到历史高点,为110元/千克。不过,到今年8月,紫菀价格仅为高峰期价格的零头。

安徽亳州一位有近30年从业经验的中药材经营户董文龙向记者介绍,现在紫菀价格已经降到8、9元/千克。以前正常年份,紫菀的价格在15元/千克左右。紫菀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亩地产新的干货能在400千克左右,一亩地那时候能产出三五千元。

董文龙说,2023年,紫菀市场比较异常。当时紫菀种植得少。因为紫菀种植比较省事,价格一高,刺激了一些种植户以及老百姓后来扩种。

“今年紫菀产量比较高,但是下游用量不是很大。前两年,可能是受天气以及各方面影响,紫菀种植明显减产,再加上疫情防控因素,紫菀这个药材有止咳功效,当时市场上货不多,购买量大,这导致市场上价格比较乱。”董文龙说。

李佑也介绍,紫菀掉价比较厉害,之前100多元/千克,现在干货十几元/千克,鲜货只要几元/千克。

张启岭也表示,现在白芷、紫菀掉价比较厉害。“现在紫菀掉到8、9元/千克,跟前几年价格太高有关系,当时亳州农户种植精耕细作比较到位,一亩地卖两三万元,这跟当时疫情特殊时段有关。”

中药材价格高,种植得就多,市场供给也就越多。种植户容易有从众心理。董文龙说:“这么大的产量怎么解决呢?等市场慢慢消化吧。等到价格低了,种植户不种了,老百姓改种别的品种,下游药厂、饮片厂慢慢消化存量,以后价格会慢慢恢复。”

“大部分中药材其实就是植物,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种植。有的种植户一看价位好或经朋友介绍,种某个中药材比种粮食强,可能就改种某个中药材了。但是,真正赶上好行情的少。以前也好,现在也好,中药材都有周期。现在信息发达,技术水平更高,比较高产一点。”董文龙说。

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对一年来中药材价格整体变化,张启岭显得比较淡定。他认为,现在中药材价格整体走弱,主要原因还是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现在中药材没有人炒作,也没有大的游资控制市场,中药材市场有起起伏伏是很自然的事情。”张启岭对记者说,过去涨得高,现在自然跌得重。有些品种过去涨得不高,那现在波动也比较小。

张启岭介绍,2021—2023年,这是中药材整体价格比较高的时期,几个大品种比如亳州白芍、牡丹、白芷等,都表现得很明显。跟历史价格比较,这些品种当时价格高得离谱。

“一般情况下,白芍成熟期有5年左右,一亩地假设一年收入5000元,5年就是2.5万元。但是在2016—2018年,包括白芍在内的几个大品种,价格低得离奇。白芍烂在地里都没人要,我是有切身体会的。那么好的白芍、牡丹,再便宜都没人要。过了三四年,2020—2022年,白芍又出现过山车式的行情。这个时间段的价格可能跟当时的疫情有关系。”张启岭说。

张启岭说:“之前价格达到历史低点,已经不只是伤害老百姓积极性的问题了。高的时候,价格又太离谱,于是大家对药材有一种妄想——种药材,发大财。我们业内不能这样认识。2025年,很多品种都从原来的高价位基础上往下滑。”

“价格就是市场的晴雨表。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在不断波动,有的跌得快,有的跌得慢。跌了一段时间,随着市场供给空虚,供求关系又发生变化。”张启岭说。农户希望价格永远都高,但这是不可能的。中药材持续高价位会使下游产业链出问题,最终导致老百姓吃不起中药。

过去几年,上游中药材价格的异常上涨给下游中药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随着中药材价格回落,下游中药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在今年7月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针对中药材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以中成药为主业的健民集团(600976.SH)方面表示,中药材行情整体回落有利于公司成本下降和盈利状况的改善。中药材也属于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除张启岭、高鹏外,其余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