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丨他们,踏遍千山万水,帮140位烈士“回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5:42:00
几十年前,他们为了家国大义,血洒疆场,埋骨他乡;几十年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踏遍千山万水,只为让他们“回家”。在河北沧州,有一个“帮烈士寻找亲人”的志愿者团队,6年来,他们为140位烈士找到了亲属,为近30位沧州籍烈士画像。清明节前,家住河北承德丰宁的于荣启得知,牺牲多年的大伯于树森如今安葬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烈士陵园。于树森也是“帮烈士寻找亲人”志愿者团队帮助找到亲人的第140位烈士。于树森牺牲于1949年固关战斗中,资料记载,他是河北省建国县人。建国县,是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中共冀中区献青沧交中心区。志愿者们查找了献县、沧县、青县、河间四县的地方志,在《河间市志》中找到相关信息,确定于树森是河间市景和镇于屯村人,经过多方联系,终于在今年3月初和于树森75岁的侄子于荣启联系上了。于荣启说,几十年过去了,终于找到了大伯的安葬地,非常感谢这些志愿者们。
沧州籍烈士亲属在安徽怀远县胡刘烈士陵园敬献花篮
2019年清明节期间,沧州市相关媒体接到安徽蚌埠怀远县志愿者求助,希望能帮助王万洪等一批集中安葬在胡刘烈士陵园的烈士寻亲。以此为契机,沧州日报发起了“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社会爱心志愿者也纷纷加入进来,有律师、公务员,也有农民、媒体工作者。志愿者王吉仓是最早加入公益行动的,他的手机里保存着几十个县的电子版县志,家中一人多高的书橱也被泛黄的史料填满。这些县志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有些是他从二手书商那里淘来的,有些是他辗转各地图书馆拍下的。工作间隙,他或是驱车赶往某个偏僻的村庄,或是钻进这些泛黄的书籍里查阅资料。王吉仓:“我寻访淮海战役牺牲的孙金连烈士亲属时,淮海战役纪念馆记载他是‘靖远县后四村人’,在海兴县志烈士英名录中查到他是赵毛陶村人,在赵毛陶村问遍了孙姓人和一个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查了孙氏家谱,没有找到知情人和亲属,我和我妻子赵学金跑遍了附近黄骅市、海兴县十几个有姓孙人居住的村庄都没有找到线索。几个月后,居住在北京的烈士的妹妹听到赵毛陶老家的侄子说起为烈士寻亲的事情,她知道哥哥原名孙洪绪,参军后改了名字叫孙金连,才解开了谜团。”
志愿者王吉仓查阅资料
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烈士的档案残缺不全,有的名字被误写,有的籍贯因行政区划变更而难以追溯。志愿者需要翻阅大量老旧县志、走访数十个村庄,才能找到一丝线索。王吉仓说,他们在寻访英雄连长“刘思如”烈士时,翻遍了黄骅县志、黄骅市志,但都没找到相关记载,终于在一本中捷党史资料汇编上查到了疑似的“刘仕如”烈士的资料,但职务、牺牲地点都对不上,他们最终找到烈士的妹妹,确认“刘思如”“刘仕如”和黄骅市烈士陵园英名墙上“刘恩如”就是同一名烈士。
志愿者团队正在查阅黄骅市烈士名录
志愿者在盐山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寻访资料
由于很多烈士留存的信息不完整,而且时隔较长,河北一些行政区划、地理名称等发生变化,每一次帮烈士“寻亲”的过程都需要志愿者付出极大的耐心。志愿者周洋:“有时候一天走好多村庄。有的村路也不好走,车开不进去,我们就坐着村民的三轮车,就挨家挨户地去寻访。碰到一些蛛丝马迹的线索,大家都非常高兴,就顺着线索继续问下去。有时候一忙就忙到晚上,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当时我们大家就一个信念,我们多一份努力,距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志愿者团队到各地寻访
如今,这场跨越时空的追寻,已不是几个人的战斗。从河北到安徽,从山东到江苏,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大学生加入进来。有的负责查阅档案,有的负责实地走访,有的用画笔为烈士复原容貌……2024年清明节前夕,得知这项公益活动后,沧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主动征集了一批美术功底好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一些沧州籍的烈士画像。志愿者戴浩天说,他认为烈士不该只是一个名字,或者一段模糊的故事,而是应该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的英雄榜样。一想到他们的画像能够为烈士寻亲之路添砖加瓦,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些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就觉得非常自豪。
烈士亲属在擦拭烈士画像
6年时间,寻亲志愿者团队成员已经发展壮大到110多人,寻访了420位烈士家乡或烈士安葬地,成功为140位烈士找到了亲属。志愿者王吉仓:“寻访过程虽然辛苦点,但想想那些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异地他乡的烈士们,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平凡铸就伟大,
英雄来自人民。
每个人都了不起!
你的样子,
是踏遍千山万水,
只为帮烈士寻亲,
你的样子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