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推出在建自建房安责险方案 ,构建安全生产保障新范式
8月18日,南海区住建水务局组织各镇(街道)城建水务办负责人以及来自两百余个有自建房建设任务的村委会(社区)书记、国土两委干部召开视频宣贯会议,旨在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筑牢农村自建房施工安全防线。
在此前,南海区住建水务局发布《南海区在建自建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针对在建自建房制定安责险制度,以“统一标准、精准保障、全链防控”的创新模式,为自建房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提供了“新范式”。

会议现场
长期以来,自建房领域存在保险产品标准不统一、市场恶性竞争、事故预防服务缺失等问题。《方案》覆盖保单累计赔偿限额、从业人员死亡/伤残赔偿、第三者(“第三者”是指任何没有直接参与工程建造相关工作的人员)责任及财产损失等12项核心保障;同步明确500㎡以下项目3600元起的基础收费标准,从源头杜绝“低价倾销”“保障缩水”等乱象;同时推行“不记名投保”,按工程总面积计收保费,解决自建房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投保难的痛点,实现“应保尽保”。
《方案》以“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赔付”全周期管理为核心,将安全生产责任深度融入保险机制。比如以高额保障托底民生权益,累计赔偿限额1000万至1500万,从业人员死亡赔偿限额最高150万元,伤残赔偿比例按等级提升(一级伤残100%),覆盖每人10万元医疗费用等;第三者死亡/伤残赔偿限额达100万元,财产损失单次事故免赔500元,全面覆盖屋主及第三方风险。
再比如,以刚性约束压实安全责任,明确事故48小时内报案制度,对违建项目或承建高度超18.5米建筑不予承保,倒逼自建房合规建设;要求理赔时提供工资签收单等雇佣关系证明,既保障工人权益,也推动用工规范化。此外,《方案》还提出,要通过科学设定服务成本基准线,要求保险机构每年开展至少两轮全覆盖隐患排查,每次检查配备中级职称及以上专家,以影像留痕、闭环整改确保服务实效。
南海区还以“三个首创”突破行业瓶颈。一是首创差异化保障体系,按建筑面积(≤500㎡/>500㎡)、工程类型(含拆/不含拆)设置阶梯化费率,匹配自建房“小散多”特点;二是首创自建房伤残评定行业标准,明确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鉴定伤残等级,结合《民法典》等法规核算赔偿,确保理赔透明;三是首创民生权益扩展机制,将屋主及其家庭成员纳入保障,消除“保障真空”。
“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监管方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力争有效防范自建房安责险无序、低价恶性竞争,发挥出事故预防服务效能。”南海区住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政策宣讲进村居”“事故预防服务考核入信用”等举措,推动南海区超6000家在建自建房落地保障,探索“统一事故预防服务管理”模式,引入安责险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安责险从经济补偿工具向自建房施工安全治理载体升级。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宁 通讯员何祥录